基隆女中「藝術廊道」

本校創立於 1924 年 4 月 24 日,日治時期原名「臺北州立基隆高等女學校」,首任校長為日人近藤廉三。初借「基隆尋常高等小學校」(今仁愛國小)的一部分為校舍,翌年復借「基隆公學校」(今信義國小)的一部分為辦公處,至 1926 年主校舍完工,3 月方遷入現址。1941 年,日人池誠安祥繼任校長,治校至 1945 年 12 月臺灣光復為止。日治時期學制修業年限為四年,一學年三學期。初期每個年級只有二班。課程不授漢文、只教日語,重視修身、家事、裁縫等科目,並注重體能訓練。

1946 年元月,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派鄧世英先生主掌校政,改校名為「臺灣省立基隆女子中學」。3 月,即由廖碧英校長接掌;8 月,續由孫致和校長繼任。1951 年,由劉平侯先生擔任校長;1954 年,石季玉女士任校長。

光復初期,物質缺乏、民生困苦,僅有高中部二班,初中部四班,學生一七八名。嗣經歷任校長經營領導,加以政府極力推廣教育普及化,學生急遽增加,至 1953 年時,已增至高中七班、初中二十二班,學生一三六0人,1955 年於暖暖設立分部九班。

1957 年 8 月,黃東生女士繼任校長。在長達十六年的服務期間,對於整頓校務、充實設備、整建校舍等方面均悉力以赴,先後興建大禮堂、科學館、圖書館及三樓特別教室一棟、後山平頂教室五棟,眷舍八棟,奠定學校的現代化規模。1968 年,開辦九年國民義務教育,停招初中部,同時附設高級家事職業補習學校。1970 年結束初中部,停辦分部,並更名為「臺灣省立基隆女子高級中學」。

1973 年 8 月,徐瑞桃女士繼任校長,為提高學生素質,停止增班,並致力發展學校特色,擴充教學設備,並於 1977 年起破土興建現今的行政大樓、後山教室、活動中心、科學館、圖書館、體育館及公寓式眷舍一棟,黌宮宏規漸備。1987 年,於日間部開辦高級家事職業補習學校高級家事班六班。在任歷經十八年的努力,使基隆女中升學率逐年提高,並培訓出多位跆拳道國際競賽金牌選手,建立良好的學校聲望。

1991 年 2 月,王麗君女士繼任校長,1992 年 8 月停止高級家事職業補習學校日間部的招生,並增加高中班級數。1994 年時,高中計五十四班、補校六班,學生二千四百餘人。

1999 年 8 月,施啟文先生繼任校長,校園氣氛和諧。2000 年 2 月因精省改制,更名為「國立基隆女子高級中學」。

2000 年 8 月,溫烘祥先生於首屆國立高中校長遴選中脫穎而出,榮膺本校校長。溫校長任內營造和諧、溫馨、認真的學術校風,以面對入學與升學制度改變所帶來的挑戰。並充實與改進數位化教材與設備,改善行政工作流程,提高教學品質,奠定基隆女中新的發展契機。

2004 年 8 月,黃火文先生通過國立高中校長遴選接任本校校長,以培育優質自信的學生、提昇學校競爭力為目標,積極改善教學設施,並於教室加裝冷氣機、投影機。任內獲教育部頒「春暉專案」績優學校、體育績優學校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、人權教育示範學校等殊榮。

2008 年 8 月,曾華錚校長到職。曾校長以章則制度為核心機制,建置各項會議編組,以為成員溝通管道及校務決策機制。為紓緩校舍不足的困境,興建教學樓一棟,為本校第一棟取得綠建築標章及具電梯設備的建築。近年,學校在生態永續、美感環境教育、健康促進活動、建構特色課程等方面頗具成效。往後將持續努力,促進學校的永續發展。